按钮文本
返回主站
新闻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经验分享】实验用羊的麻醉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 作者:莱艾特科技 | 发布时间: 2025-04-02 | 424 次浏览 | 分享到:
羊通常易于保定以给予麻醉药物。通过使用镇静剂和安定剂,可减少动物从圈舍转移至手术室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合适的高剂量镇静剂,或与局部麻醉剂联用,既能实现人道保定,又能达到外科手术麻醉的效果。

01 麻醉前用药

关于羊在全身麻醉诱导前是否应禁食,观点存在分歧。禁食对瘤胃内容物体积影响甚微,但可能降低瘤胃鼓气(由细菌发酵引起的瘤胃内气体积聚)的发生率。这一问题在放牧动物中更为显著,应避免不必要的禁食,因其可能引起动物应激。根据作者经验,若麻醉诱导前一小时内仍提供食物和水,鲜少出现问题。若发生瘤胃胀气,可通过插入胃管缓解。若该症状反复出现,可考虑术前禁食,但此举未必能完全解决问题。

羊通常易于保定以给予麻醉药物。通过使用镇静剂和安定剂,可减少动物从圈舍转移至手术室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合适的高剂量镇静剂,或与局部麻醉剂联用,既能实现人道保定,又能达到外科手术麻醉的效果。

麻醉前用药可选用以下药物(另见表1)

a.地西泮 (2 mg/kg 肌注或 1 mg/kg 静注)与咪达唑仑(0.5 mg/kg 静注)对绵羊和山羊具有显著镇静效果,与氯胺酮(4 mg/kg 静注)联用可产生中度外科手术麻醉。

b.赛拉嗪(0.1 mg/kg 肌注)可为绵羊提供深度镇静及良好镇痛,持续30~35分钟。与氯胺酮(4 mg/kg 静注)联用可产生轻度外科手术麻醉。山羊对赛拉嗪更敏感,通常需减量(0.05 mg/kg 肌注)。

c.美托咪定(25 ug/kg 肌注)可有效镇静与镇痛。与氯胺酮联用时,因美托咪定药效强,仅需低剂量氯胺酮(1 mg/kg 肌注)即可达到手术麻醉深度。需注意,美托咪定、赛拉嗪及右美托咪定可影响肺部导致绵羊缺氧。若需逆转美托咪定的镇静或副作用,可使用阿替美唑(100~200 μg/kg 静注或肌注)

d.乙酰丙嗪(0.05-0.1 mg/kg 肌注)可镇静绵羊,但无镇痛作用。

阿托品在绵羊中应用效果有限,需极高剂量(0.5 mg/kg 肌注)方可抑制唾液分泌,且每15分钟需重复注射0.2-0.3 mg/kg以维持效果。

02 全身麻醉

注射麻醉剂

静脉注射可通过耳缘静脉、头静脉或颈静脉进行操作

a.氯胺酮 (4 mg/kg 静注)联合赛拉嗪(1 mg/kg 静注),或氯胺酮(5~10 mg/kg 肌注或4 mg/kg 静注)联合地西泮/咪达唑仑(2mg/kg肌注或1mg/kg 静注),可产生轻度至中度外科手术麻醉。与氯胺酮/赛拉嗪组合相比,氯胺酮与地西泮联用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更小。

b.硫喷妥钠(10~15 mg/kg 静注)和美索比妥(4 mg/kg 静注)均可提供5~10分钟的麻醉效果。

c.阿法沙龙/阿法多龙(成年羊2~3 mg/kg 静注,羔羊6 mg/kg 静注)可为绵羊和羔羊提供稳定且良好的麻醉,并可通过持续输注来维持长时间麻醉。初步研究表明,单独使用阿法沙龙具有相似效果

d.丙泊酚可用于绵羊(4~5 mg/kg 静注)和山羊(3 mg/kg 静注)的诱导麻醉。

e,戊巴比妥钠(30 mg/kg 静注)的麻醉效果可持续15~30分钟,但个体所需剂量的差异较大,且该药物常导致明显的呼吸抑制。

注射麻醉剂的剂量总结见表2

吸入麻醉剂

可用面罩对绵羊进行约束并诱导麻醉,但由于麻醉大动物时使用的高流量新鲜气体,会导致吸入性麻醉剂对环境的较大污染。通常更可取的方法是使用注射剂诱导麻醉、对动物进行插管,并在需要时使用吸入性麻醉剂维持麻醉。

在全身麻醉诱导后,须立即对绵羊进行插管,因为瘤胃内容物不可避免地会反流,这些内容物可能被吸入,导致吸入性肺炎。只要有合适的喉镜片,插管相对简单。在插入气管导管之前,应使用利多卡因喷洒声带,以防止喉痉挛。

氟烷、甲氧烷、恩烷、异烷和七烷都可用于维持绵羊的有效麻醉,动物应使用Bain或Magill回路进行维持。在大型成年绵羊中,建议使用循环系统以减少所需的麻醉气体量。

03 麻醉管理

气管插管后,建议插入胃管以尽量降低瘤胃膨胀的风险。若条件允许,应将绵羊侧卧,因为仰卧位时,瘤胃及其他内脏对腹部主要血管的压迫可能干扰静脉回流。术后恢复期间,绵羊应保持俯卧位,并密切观察是否有瘤胃鼓气的迹象。

  • 大小鼠移动式超净/微屏障饲养系统
  • 大小鼠独立送风IVC饲养系统
  • 大小鼠代谢笼
  • 玩具葫芦
  • 大小鼠连续耳标钳
  • 不锈钢猴镜
  • 猴玩具球
  • 猴项圈
  • 捕猴杆
  • 捕猴网
  • 舒泰50(高纯试剂,仅供试验用)
  • 异氟烷(调试麻醉机试剂)
  • 鼠断头器
  • 摇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