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基本介绍
雪貂是生物医学研究中很有价值的小动物模型,且其饲养和管理相对经济。它们与人类共享许多独特的解剖和生理特征,使其成为研究流感和SARS CoV-19等疾病的理想动物模型。雪貂可作为幽门螺杆菌诱导胃炎和溃疡的动物模型。它们在肺、牙科、神经学、内分泌学和生殖研究中也很有用。雪貂的口咽解剖结构和大小与人类新生儿相似,因此被用于给医务人员培训新生儿插管。它们还被用作评估新疗法的催吐模型。雪貂的代谢率相对较高,在药物剂量、镇痛和麻醉管理方面与犬和猫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讨论雪貂的镇静、麻醉和镇痛药物,以及支持性护理、急救、监护和辅助性的非药物操作。
02术前综合考虑
A. 规划:仔细的规划有助于减少麻醉风险
1. 健康与安全
必须同时考虑雪貂的健康状况以及与它们接触的工作人员的安全。需对工作人员进行雪貂操作的培训,以防止人员咬伤或动物损伤。建议开展教学课程,让工作人员熟悉雪貂的解剖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习性,并接受规范操作培训,随后通过实践课程掌握安全保定、注射或口服给药技术。人畜共患病防护措施旨在保持研究种群无病原:接触雪貂的工作人员必须未感染流感或 COVID-19,因为雪貂可能感染这两种病毒性疾病。操作雪貂时的个人防护装备应包括通过密合度测试的 N95或同等防护级别的口罩、专用工作服以及医用外科手套。若遇具有攻击性的雪貂(罕见情况),应使用焊工手套。
2. 历史记录与档案管理
动物群体档案应包含以下信息:抵达日期、供应商、性别、年龄、饮食、体重及饲养方式(群养或单独饲养)。档案需特别标注繁殖状态,尤其是妊娠期雪貂或用于配种的个体。既往健康问题也应记录在案。
麻醉记录需包含如下信息:时间、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波形图、呼吸频率、体温)、麻醉期间使用的药物名称、剂量及给药途径。术后监护至少需记录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必要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同时应详细记录支持性护理措施、额外用药或治疗情况。不良事件也须记入档案。
3. 病患评估
1) 体格检查
雪貂的体格检查与其他哺乳动物类似。触诊相对容易,腹部的主要脏器易于辨识。口腔检查时,可由助手提起雪貂颈部并垂直固定,此姿势通常会引起打哈欠,从而便于观察口腔和牙齿情况。
对于未绝育雌貂(jill),其表现为外阴肿胀,需评估是否贫血,尤其当其发情期延长时。雪貂属于交配诱导排卵动物,雌貂可能因长期的高雌激素血症而出现严重贫血。
2)实验室检查
通常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和血清生化分析。至少应检测:红细胞压积(PCV)、总蛋白(TP)、血尿素氮(BUN)和血糖(BG)。根据研究需要,可能还需进行尿液分析或其他检查(如影像学检查)。血糖值的解读需结合末次进食时间。雪貂的正常血糖水平通常略低于犬猫。它的正常血糖范围为62–207 mg/dL,若进食后4小时以上仍处于该范围,则胰岛素瘤可能性较低。若进食后4小时内出现低血糖,需进一步排查病因。
4. 麻醉前禁食
由于雪貂的胃肠道转运时间极短(约3–4 小时),因此无需长时间禁食或禁水。无论其日常饮食为固体还是流质,麻醉前禁食几小时即可,无需过度延长禁食时间。
03化学保定(镇静)原则
在制定研究方案时,需谨慎考虑是否采用镇静或全身麻醉。许多操作可在未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安全完成。需注意,处于镇静状态下清醒的个体仍可能感知疼痛,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镇痛方案。
04全身麻醉原则
麻醉包含4个阶段:术前用药、诱导麻醉、维持麻醉及镇痛。
A. 术前用药目标
术前用药的目的是降低全身麻醉用量,并缓解动物诱导期的焦虑与应激反应。合适的药物组合与镇痛方案,可为血管通路等操作提供条件。
B. 术前给药方式
术前药物可通过肌内注射(IM)、皮下注射(SC)、静脉注射(IV)或骨髓内注射(IO)等途径给予。但静脉IV/骨内IO给药(尤其是骨内注射插入导管时)会令清醒的个体产生强烈应激,应尽量避免(参见表1:血管通路/采血部位)。皮下注射可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在肩胛区进行,但雪貂该部位皮肤最厚,且常规保定方式(抓提颈皮)可能导致操作者被针头误刺,尤其是个别动物暴躁时。在皮肤松弛的胁腹部区域,皮下注射和液体给药的耐受性良好。肌肉注射通常在大腿前部进行,以避开坐骨神经。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也是合适的肌肉注射部位。由于雪貂肌肉相对较小,单次注射量应控制在0.5毫升内。
表1. 雪貂生理指标
参数 | 值 |
体温 | 37.8-40℃ |
血压(清醒状态) | 140-164 mmHg 收缩压 |
110-125 mmHg 舒张压 | |
血压(丁丙诺啡/咪达唑仑) | 95-155 mmHg 收缩压 |
52-89 mmHg 舒张压 | |
心率 | 200-400 次/分钟 |
呼吸频率 | 33-36次/分钟 |
心输出量 | 139mL/min |
循环时间 | 4.5-6.8 秒 |
血容量 | 75mL/mkg |
健康成年雪貂的最大采血量 | 7.5mL/mkg |
采血部位 | 头静脉、隐静脉、颈静脉、颅腔静脉 |
血管通路(导管放置、药物输送) | 静脉(头静脉、隐静脉、颈静脉、颅腔静脉、尾部),骨内(胫骨、股骨) |
胃肠道通过时间 | 3-4小时 |
C. 全身麻醉诱导
诱导麻醉剂可分为注射剂与吸入剂。合适的术前用药有助于安全、无应激的插管。诱导时,应持续给药直至达到效果。诱导时,应密切监护雪貂,以检测通气不足、呼吸暂停、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和其他异常体征。
D. 插管
使用0号或1号Miller喉镜对雪貂进行可视化插管较容易。大多数小体型的雪貂适合用2.0至3.0毫米的无袖套气管导管,而较大的雪貂可能需要使用3.0至4.0毫米的有袖套导管。由于雪貂的口鼻部较短,将导管固定在肩部或前可有效地防止导管滑动。
E. 麻醉的维持
大多数雪貂术中使用吸入麻醉剂来维持。可以考虑使用儿童注射泵进行全身麻醉等方式,来仔细调整注射麻醉剂的剂量。
05麻醉患者支持与监护
A. 支持
对手术患者的支持至关重要,麻醉剂可能会诱发或加重低血容量、低体温等问题。
1. 血管通路和液体疗法
雪貂可从头静脉或侧隐静脉放置静脉导管(图1)。对于体重不足200克的小雪貂,可选择在股骨近端或胫骨近端放置骨内导管。骨内导管的放置会引起疼痛,建议在皮肤、皮下组织和骨膜上进行局部阻滞。液体疗法是对麻醉或镇静患者的常规护理。大多数研究中麻醉操作等均是在健康的雪貂上进行,液体疗法可缓解血压的危险变化,可选择乳酸林格氏液或Normosol等晶体液,或其他类型的液体。健康的麻醉动物术中标准输液速率为8-10 mL/kg/h,并可根据需要额外进行液体推注以纠正麻醉或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治疗低血容量的一般指导原则是降低全身麻醉的水平,并给予10mL/kg的晶体液推注。
图1.使用24号头静脉导管和2.0气管插管的雪貂。
2. 维持体温
通过热风毯或热水循环毯提供额外热源;需注意,应评估热水毯的性能,以减少烫伤的风险(图2)。
图2. 雪貂置于加热垫上,已插管,并在气管插管上连接了心电图导联和二氧化碳呼吸监测仪。
B. 监护
通过小动物心电图机监测心率和心律,设备经过验证后,可用于监测超过250次/分钟的心率。血压可使用多普勒超声设备、儿科/小动物袖带(选择取决于尾部周长与袖带直径)或血压计在雪貂的尾部腹侧进行监测。小动物适用的脉搏血氧仪和二氧化碳监测设备可用于雪貂。血氧仪夹可夹在雪貂的舌头或脚趾上,但可能需多次移动以避免组织压迫。SPO2读数低于90%时表示缺氧。听诊器也可用于监测心率和呼吸音。应插入直肠温度计探头并用胶带固定,以连续监测体温。即使在镇静或麻醉的情况下,此操作会引起排便。二氧化碳监测用来评估通气情况并指导机械通气。使用儿科/小动物适用的二氧化碳监测仪能生成可接受的波形。如果对雪貂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通常呼吸率设置为28-35次/分钟。麻醉深度的评估包括测试足部回缩反射以及校正反射来评估肌肉张力。如果麻醉面罩覆盖了眼睛,那么眨眼反射和角膜反射对评估麻醉深度可能不太有用,尽管两者的丧失通常与达到手术麻醉的状态有关。表1列出了雪貂的正常监测参数。
136 6139 2264
咨询电话
莱
艾
特
商
城
扫
一
扫
关
注
京ICP备140283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9490号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www.bjlat.com 设计维护:北京莱艾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郑重声明:引用他人的信息,本网站均已经列明出处。
转载的目的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若有任何侵犯您的权益之处,请与我们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天秀路10号中国农大国际创业园3号楼2层2002 邮箱:info@bjlat.com 电话:010-62969989;1366139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