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胃: 借助器械(灌胃针)将药物直接灌入动物胃内;
药物循环途径:食管→胃→小肠→小肠毛细血管(吸收入血)→空回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肝门静脉→肝→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的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灌胃给药模式图(来自网络)
特点:
安全性高:各种给药方式中,口服给药是最安全的;
可选的剂型比较多:只要保证药物是均匀且稳定即可;
给药体积大:小鼠:0.1-0.8ml(0.2 ml /10g);大鼠:1-3ml。
生物利用度低:药物经胃肠道吸收,并存在胃肠道首过代谢和肝脏首过代谢,生物利用率相对较低,仅为静脉的25-30%;对于部分化合物吸收不恒定,误差较大。
灌胃的实验步骤
一、准备工具
8/9/12号灌胃针头配套1.0 ml注射器;如下图为9号灌胃针头/1.0 ml注射器,为了防止插入时造成损伤,针头呈倒水滴型。
8号灌胃针头/1.0ml注射器
注:
灌胃针的分类:如下图为小鼠灌胃常见灌胃针类别,根据尺寸不同有8/9/12号;另外还有直头和弯头区别;
灌胃针的选择:尺寸大小的选择一般可根据小鼠的年幼决定,如<30g,建议用8、9号;30g以上可选择12号;其中9号针头直径小于常规的大头,特别适用幼鼠;直头弯头可根据个人习惯选择,初学者建议先适用弯头练习;
灌胃针的获取:可直接购买,不建议手动处理的注射器针头,易刺伤小鼠食道;
灌胃针的深度:因为动物有个体差异,实验前可先测量小鼠口腔至胃的距离,进而选择合适长度的灌胃针,避免插入过深或过浅。小鼠入针一般3-4cm,大鼠一般4-6cm。
二、操作步骤
固定小鼠: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鼠耳和颈部皮肤,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其背部皮肤和尾部,使其头、颈和身体在一条直线;若第一次抓取时不得当,一定要放开重抓,以免影响后续操作;
进针:右手持注射器(1ml的注射器配灌胃针头),从一侧嘴角进针,轻压舌根,轻轻向前推,进入食管后会感觉有个刺空感,缓慢推进,一般当针插入小鼠3~4cm,即灌胃针的3/4时即可注射;
注意: 若感到阻力或动物挣扎比较厉害时,说明插错位置,应马上停止进针或将针拔出;待动物恢复平静后,再次尝试。
如下为小鼠灌胃视频:
大鼠灌胃同样很常用,是不是难度更大呢?下面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大鼠灌胃给药视频,请观看:
常见问题解答
灌胃后,为何小鼠死亡?
主要考虑2种原因,① 因为小鼠的气管靠近食管,若灌胃针误入气管,药物会进入气管导致小鼠当场窒息死亡;②刺伤食道:若入针不当,损伤或穿破食管,会导致小鼠逐渐消瘦并死亡。
灌胃时为了避免小鼠死亡,最应该注意?
一定要主要正确抓取和插入。抓取时:小鼠体位一定要保持,头、颈部及身体一条线,尽量保证插入的是食管而不是气管。插入时:嘴角进针,然后竖直向下,先试探性的稍微用力,慢慢向下,一旦感觉有阻碍就得停止,针无阻力才可注射。
大鼠灌胃和小鼠区别主要在于哪里?
大鼠操作步骤与小鼠基本一样,但因大鼠个体很大,易挣扎,所以难度更大,所以一定要准确抓取;另外灌胃针型号不一样,多用16号,20号适合更大型大鼠,并根据注射药物的量配套2或5ml的注射器(如下图)。
灌胃其实并不难,但是对于初学者我们一定要多加练习,找到技巧才可以进行试验。如果你实验中的小鼠因为灌胃给药后出现死亡或者身体消瘦、精神萎靡等症状,一般应是插入气管或者损伤食管,更有甚者可能是损伤肺部等器官,这时我们一定要找到原因,多加摸索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手法。
136 6139 2264
咨询电话
莱
艾
特
商
城
扫
一
扫
关
注
京ICP备140283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9490号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www.bjlat.com 设计维护:北京莱艾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郑重声明:引用他人的信息,本网站均已经列明出处。
转载的目的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若有任何侵犯您的权益之处,请与我们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天秀路10号中国农大国际创业园3号楼2层2002 邮箱:info@bjlat.com 电话:010-62969989;1366139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