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文本
返回主站
新闻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我国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发展方向
来源:《中国禽业导刊》 | 作者:网站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16-06-25 | 1658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国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发展方向

1.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人药用蛋白和营养保健品

全球重组蛋白类药物总销售额估计为138亿美元,抗体的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的药用蛋白主要是通过3种渠道。泌乳是动物的一种生理活动,对动物健康没有影响,加之乳腺摄取、合成、分泌蛋白质的能力很强,并且能对重组蛋白质进行多种翻译后加工,包括P-羟基化,糖基化,Y羟基化等,同时能将重组蛋白质折叠成有功能的构象。因此,动物乳腺是目前公认的生产重组蛋白质的理想器官。目前,利用动物生产的人用药物已经有2种完成了m期临床试验,10种以上的药用蛋白处在临床试验阶段。

营养医用品或称营养保健品是美国医学创新基金会创始人和会长StephenDeFelice在近年提出的名词,它的定义是"食品或食品的部分成分有医疗和保健的功能,包括预防和治疗疾病"。据DeFelice和美国商业信息研究所估计,美国在21世纪初的营养医用品市场大约为2500亿美元,而欧洲将超过这个数字,目前全球营养医用品市场的平均增长率超过187%,其中营养医用蛋白的发展潜力最大,已经成为营养医用品的支柱。

2.动物基因诊断与分子育种

由于依赖于基因诊断的分子育种可以极大地提高动物饲料转化率(如果饲料转化率由目前的1:4.5提高到1:3,即相当于粮食产量增加了30%以上),能够较好地解决我国人民长期"动物蛋白"摄人量不足的问题,从而可以较大地提高我国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因此,基因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利润目前尚无法预计,据美国科学终生成就奖Soller教授、欧洲猪基因定位计划负责人Haley博士等著名科学家估计,动物基因诊断技术将对绝大多数经济性状进行大规模的改良,改良品种的生产效率可以提高20%以上。利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动物品种改良,每推出一个鸡的品种品系或杂交组合大约至少需要4-6年,每推出一个猪的品种品系或杂交组合则至少需要8-10年,而每推出一个牛的品种则至少需要12-15年。每一新品种的推出都将比前一品种平均提高10%左右的生产效益。随着市场变化日益加快,产品多元化的趋势要求明显,这就迫使动物品种改良必须涌现新的技术方法。而在我国,畜牧产品总量的增加仍是发展的第一需要。按照我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出的在2010年畜牧产品总量再增加30%的目标,就动物品种而言,大约至少需要推出到至少3个世代的品种,常规的育种技术方法是不可能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因而只有寄希望于基因诊断技术。

动物基因诊断技术的成熟与应用,可以使每推出一个新品种品系或杂交组合的时间缩短2-3倍,品种的总体生产能力提高10%-20%。

3.基因工程疫苗

尽管国际上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成果辉煌,但真正达到商业化水平的基因工程疫苗还十分罕见,然而基因工程疫苗毫无疑问是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根据国家农业部提供的畜牧生产统计数字和疫病调查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生猪饲养总数超过9亿头,死亡率为12%,鸡的存栏总数为60多亿只,死亡率为32%。仅此两种重要畜禽的死亡,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300多亿元。可见传染性疾病是制约及影响畜牧业高效及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是养殖大国,猪禽的数量位居各国之首,对危害集约化养殖业较大的传染病开发新一代标记疫苗,可以达到最终消灭这些病的目的。目前危害较大,而且便于研制标记疫苗的传染病有猪伪狂犬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毒性腹泻,猪瘟及猪生殖呼吸障碍综合症。

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不仅要重点突破多联和效价的问题,也要重点把DNA疫苗作为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4.体细胞克隆技术

结合体细胞克隆技术对家畜的基因组进行修饰(包括knock-out和knock-in)无疑是未来5-10年的研究热点。1999年英国PPL公司对绵羊体细胞的基因组进行修饰, 然后以修饰过的体细胞核为供体来进行克隆,第一次在世界上产生了基因敲除的大型哺乳动物-两头体细胞克隆敲除绵羊,取名叫Cupid和Diana。 目前这种技术还没有在其他物种获得成功,此外要达到实用化阶段, 基因组修饰和体细胞克隆的效率还必须大大提高。

5.动物生物制品

动物生物制品包括蛋白质和核酸2 大类,主要功能就是要提高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性能。 根据蛋白质的作用方式可以分为2 类,一是激类,如促性腺激素、似胰岛素生长因子等; 二是抗体,如抑源素抗体、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抗体等。 核酸类生物制品近年来取得了巨大进展,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核酸类激素的最大优点是生产成本低、用法简单、作用时间长、安全性好,但关键是表达效率较低。这方面的研究应结合人类基因治疗的研究成就,特别是DNA载体的研究成就。

6.转基因育种

转基因育种尽管在过去十几年中取得的成就不大,当然转基因鱼是个例外,但却极大的丰富了动物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知识,使得转基因育种完全有可能在最近获得商业价值的改良品种。研究的重点应该是改良产品的品质和抗性,特别是应与体细胞克隆敲除技术结合,就可能取得有非常重要科学和应用意义的成果。

  • 大小鼠移动式超净/微屏障饲养系统
  • 大小鼠独立送风IVC饲养系统
  • 大小鼠代谢笼
  • 玩具葫芦
  • 大小鼠连续耳标钳
  • 不锈钢猴镜
  • 猴玩具球
  • 猴项圈
  • 捕猴杆
  • 捕猴网
  • 舒泰50(高纯试剂,仅供试验用)
  • 异氟烷(调试麻醉机试剂)
  • 鼠断头器
  • 摇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