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学科可以将科学家分为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地球科学家、社会科学家等类型,但这种分类不怎么好玩,体现不出科学家的个性特点。邢LRJ“云中雀”和“井底蛙”的分类就属于比较好玩的。
看到两种挺有意思的分类,都把科学家分为四个类型。
学科发展和科学家分类的 “4×4 模型”
托马斯·库恩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基于范式(paradigm)的概念提出了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前范式期,一个新的理论或范式出现,并与其他理论共存;
常规科学期,科学证据在范式框架下不断积累,更可能的情况是越开越多的证据支持新的范式;
革命期,旧的范式不能解释一些重要的现象,从而被更具有解释效力的新范式取代。
Alexander Shneider 认为库恩的理论将科学家群体看做一个整体、总括式地论述了科学发展的过程。他觉得有必要关注(较短时间尺度下)一个范式转换的动态过程,以及不同心理类型的科学家对学科发展的作用。
他提出“4×4模型”来描述学科发展的四个阶段以及对应的四类科学家(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34: 217-223):
1第一阶段(新学科的产生)
科学家发现新的现象和主题,并提出能描述这些的理论模型。这个阶段的科学家,是能够带来新的想法和重要理论突破的那些人,当然有时候新的发现也很重要。
在现代科学发展史上的早期阶段,这类科学家比较多。他们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应对同行的负面评论。他们的技术能力并不一定比同行强,但他们往往更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广泛的兴趣,能够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
2第二阶段(方法的进步)
科学家大大推进了研究方法的发展,使得新理论的适用性更广,并推进学科的发展。研究方法方面的进展往往是被后人引用最多的。很多时候,一个学科的新方法,或许是对另一个学科常规方法的借用或改进。
这个阶段的科学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创新性和发明的能力,并能够承受他们选择的课题的风险。但有时候新方法的价值也需要第一阶段科学家的帮助来验证和实现。
3第三阶段(积累期或大发展期)
最多的科学证据在这个阶段积累,科学家利用第二阶段出现的方法用于研究众多新问题,并积累了新的证据,从而不断完善和修正学科的发展。这个阶段发表的研究论文最多。
因为学科已经处于稳定发展期,这个阶段能够取得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那些关注于具体问题并努力工作的人,他们不一定需要很强的哲学思维或广泛的兴趣。他们善于利用新技术和方法,但也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坚持主流范式)。
大部分科学家都属于这个阶段。这一阶段可能有科学家之间的冲突,并孕育新的范式和学科。其实,从科学发展的过程来看,将某个学科推进到新阶段的科学家,并不一定是当时最成功和主流的科学家。
4第四阶段(应用和传播期)
主要是将前几阶段产生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重新评估学科发展的状况。重大科学突破一般不会在这个阶段出现。对现有知识的整合能力在这个阶段比较重要。会写好综述的牛人在这个阶段比较多。
Shneider觉得学科发展每个阶段的内在特点决定了哪种类型的科学家在特定阶段会取得更大成功,因此决定科学家能否取得成功的不仅是天分和努力,更是是否具有适合于所处的学科发展阶段的个性和能力。他觉得了解这些对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科学政策的制定都有帮助。
这是一种与个人性格有关的带有个人色彩的分类。
数据驱动的宅男/宅女:这类人喜欢天天呆在实验室,喜欢新技术、喜欢获得更多的数据,关注细节。他们不喜欢写论文,因为觉得数据永远不够漂亮。
理论驱动的宅男/宅女:这类科学家往往非常聪明,能够提出很牛的理论体系。他们喜欢深居简出生活模式,喜欢比较经典的东西,看着或许比较木讷。
数据驱动的冒险家:为了做第一个发现者敢于冒任何风险。很多喜欢从事野外工作以及在实验室研究致病菌的微生物学家属于此类。
理论驱动的冒险家:喜欢解决大问题,并为此敢于冒险,比如冒着被同行和社会批判的风险。136 6139 2264
咨询电话
莱
艾
特
商
城
扫
一
扫
关
注
京ICP备1402833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9490号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www.bjlat.com 设计维护:北京莱艾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郑重声明:引用他人的信息,本网站均已经列明出处。
转载的目的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若有任何侵犯您的权益之处,请与我们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天秀路10号中国农大国际创业园3号楼2层2002 邮箱:info@bjlat.com 电话:010-62969989;13661392264